-
扬之:欧美贸易协议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级简单”的错误?
在这漫长的15年间,美国总统换了又换,先后经历了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欧双方通过谈判,于2023年达成协议,同意暂缓执行相关报复性关税,为期五年。双方成立工作组,力求在五年内通过协商规范和明确为大型民用飞机制造商提供资金支持的原则和标准。该协议被视为缓解双方紧张贸易关系的重要步骤,但核心分歧(如补贴形式和金额)至今仍未完全得到解决。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绝大多数国家都耗不起这么漫长的仲裁过程。
近年来,全球贸易体系面对保护主义上升和大国博弈加剧,WTO的威望和执行力度明显减弱,导致部分成员国越来越质疑多边体系的效率和权威,更倾向通过单边行动来实现谈判目标。
美国则利用其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影响力,加大力度打“擦边球”,在规则边缘操作。其他成员国即便有异议也无力立即挑战它的实力。为了维护多边体系稳定,它们不得不采取较为谨慎的应对策略。由此可见,国际贸易实际操作中,规则秩序和政治力量并存,强国通过贸易政策施加压力,而弱国无力马上纠正。
这次欧美关税战中,欧盟事先虚张声势,扬言“已做好谈不成就打”的准备,要对价值93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进行反制性征税,但实际上,它在谈判之前已知自己无力也无意招架;特朗普也掌握这方面的信息,清楚欧盟承受不起贸易战的后果,所以他势在必夺,根本没把对方放在眼里。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次不是特朗普请冯德莱恩入瓮,而是她自己早做好了入瓮的准备。
截至2025年5月,美国从欧盟进口了价值3034亿美元的商品,而出口商品价值为1660亿美元,由此产生了137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图自半岛电视台
还有,美国强征关税依据诸如《贸易扩展法》第232条(以国家安全为由)和301条款(针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等国内法律,美国宪法赋予总统绕过WTO单方加征关税的权力,这无疑增加了WTO按规定干预的难度,而WTO流程缓慢也给美方到处挥舞关税大棒提供了“口实”。
说白了,明知美方犯规,但也难以在短期内让其受到全面而真正的司法制裁。
为何说这份协议是欧盟的“无能证明”
前面提到欧盟“色厉内荏”,这倒不是因为它无牌可打,而是犯了思维和战略错误,未能及时调整策略,采取联弱抗强的“合纵”措施来对抗特朗普的霸道行径。
有人曾寄希望欧盟在关税战中和中国联手,但这很不现实,因为欧洲一直被意识形态捆绑,并对华盛顿始终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同属价值和安全共同体的“山姆大叔”不至于真的对亲侄子大打出手,毫不留情。
众所周知,特朗普玩的是“一人战众人”的把戏,觉得自己是世界之王,可以为所欲为。欧盟本可以把这个局面变成“众人斗一人”,可惜,布鲁塞尔不仅拒绝与中方相向而行,而且也没有早早与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韩国等其他经济体就共同应对美国达成共识。不然,美国超过60%的出口会受到这个“抗美联盟”的有效反制,至少可以让力量对比更加平衡。
这就是冯德莱恩一众所犯的根本性战略错误。
泱泱欧盟,就因为凝聚力弱、患得患失和朝中无人,才让特朗普能如此“如入无人之境”般地玩起“分而治之”的把戏。
冯德莱恩认为,面对特朗普这样的“交易大师”,只要能把关税压至15%就算成功。所以,她对这次的谈判结果感到“欣慰”,相当释然。实际上,欧盟这次几乎可以说是“全线溃败”,有媒体干脆将协议称为“投降书”。
理由如下:
1.欧盟接受了美国对其大部分出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这个结果虽然比美方此前威胁的30%低了一半,但无论如何也比特朗普执政前大约1%的标准关税高了许多。而且,长久来看,15%的新关税负担其实是相当重的,尤其会给德国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压力。根据初步测算,这份协议将使德国经济增速减少0.15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65亿欧元。
2.欧盟虽然取消了许多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但作为交换,美方的让步并不对等:美国仍然对钢铁和铝材保持约50%的高关税;以前对欧盟汽车只征收2.5%关税,根据新协议则增至15%,而欧盟对美国汽车征收的关税将从原先的10%降为零。
3.欧盟还承诺未来大规模采购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燃料),并将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还要采购更多的美国军火。虽然这些只是并无约束力的“投资承诺”,因为投资只能靠私营企业自行决定,但这一被视为政治妥协的决定最终还是会带来经济伤面的,众所周知,美国的能源产品并不便宜。还有军火,最终会有谁来买单?
4.许多观察家和专家批评这份协议是一个“软弱的妥协”,甚至是“绥靖政策”:虽然暂时避免了贸易战的爆发和升级,但长期来看,欧盟接受了不对等的贸易条件,不仅削弱了自身的地位,也损害了多边贸易体系。
5.该协议在欧盟内部引起争议,本来就不团结的联盟或许将更加飘摇不定。德国总理默茨虽然称赞协议避免了更大的损害,但对该结果给部分产业,尤其是给汽车行业带来的沉重负担表示强烈不满和担忧。
总体来说,人们认为欧盟在这场关税争端中失败了,因为它未能达成一个平衡、符合规则且经济上可行的妥协。相反,这份协议展现出明显的权力不平等,使欧盟处于劣势地位,给人留下“政治让步优先于公平贸易”的印象。
资料图:路透社
结语
欧美关税协议不仅对欧盟非常不利,也会对全球贸易产生广泛影响。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和慕尼黑的IFO研究所预计,美国对欧盟大多数出口实施统一的15%关税,将抑制德国及欧盟的经济增长。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下降约0.15%至0.2%,相当于65亿至86亿欧元的经济损失。欧盟的GDP预计减少约0.1%,这主要会影响出口导向的产业,削弱欧洲商品的竞争力。
欧美协议让非对称关税大行其道,这有可能成为其他国家未来任意加征关税的借口,从而引发更多贸易争端与全球贸易壁垒、削弱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该协议虽暂时避免了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但长期来看会削弱欧盟的地位,加重全球贸易的负担。同时,该协议也会在欧盟内部制造分歧,影响该联盟对美国的制衡作用。
此外,欧美关税协议也可能波及目前正在瑞典举行的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
譬如,特朗普这次如愿以偿,与欧盟达成了有利于自己的协议,这可能会增强美方与中国谈判中的信心,并采取趋强的立场。还有,欧美关税协议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达成的协议,均有可能改变未来国际贸易的结构,形成对中方不利的局面。最后,贸易也是政治,特朗普打压中国的终极目标不会改变,欧美的谈判结果对未来中美关系会产生何种政治辐射?目前还不好说。
其实,贸易的本质从来不只是商品的交换,更是权力的博弈。
两千多年前,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曾写下那句永恒的警示:“强者行其所能为,弱者忍其所必受”。今日听来,此话依然振聋发聩。当实力悬殊的双方坐上谈判桌,所谓的“协议”往往只是强权意志的温柔包装。
黑格尔曾言,历史留给我们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从欧美关税协议的结果来看,世界离“贸易的纽带终将消弭战争的阴影”这个目标似乎愈发遥远了。
或许,欧洲需要的不是又一次的战术性让步,而是马基雅维利式的清醒:唯有当妥协成为积蓄力量的策略,而非惯性的苟活方式,才能在未来真正的“大博弈”中赢得尊严。毕竟,历史从不同情弱者,它只铭记那些在绝境中仍敢重塑规则的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美高官炫上了:欧盟“滑跪”,连我都没想到…
2025-08-03 13:41 -
特朗普身段放软,有人瞎操心:中国胃口会更大
2025-08-03 12:4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南京照相馆》上映后,日网民竟称:假的,碰瓷广岛,是反日宣传
2025-08-03 12:44 日本 -
“中方寸步不让,治住了美国,有信心拿捏我们…”
2025-08-03 12:09 -
被美国逼急,“去找中国帮忙吧,电车关税也该撤了”
2025-08-03 12:0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对印下“最后通牒”:朋友,你们要付25%
2025-08-03 12:0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距震中仅120千米,俄太平洋最重要核潜艇基地可能遭海啸威胁
2025-08-03 11:53 地震 -
直播中没忍住爆粗口,忙道歉:我是不是得走人了?
2025-08-03 11:45 美国一梦 -
俄8.7级地震,70年来最强!我沿海将迎灾害性影响
2025-08-03 11:30 地震 -
英国也打算承认巴勒斯坦国,除非以色列...
2025-08-03 11:13 -
美前国安局局长污蔑:我们有漏洞,被中国逮到了
2025-08-03 10:45 -
特朗普又威胁:俄罗斯得在10天内同意停火,否则加关税
2025-08-03 10:06 乌克兰之殇 -
怕特朗普反悔,日本主动放弃
2025-08-03 09:3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如果中国不再把欧洲放在眼里,怪得了谁?”
2025-08-03 09:19 观察者头条 -
涉及华为,西班牙首相“顶住”欧美“强烈批评”
2025-08-03 09:12 网络安全 -
用AI眼镜移动支付、玩黑神话?听听试过的用户怎么说
2025-08-03 08:29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08-03 08:25 地震 -
泰国军方:柬埔寨再次违反停火协议发动袭击
2025-08-03 07:28 -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2025-08-03 06:52 中美关系 -
李成钢: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
2025-08-03 06:49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 评论 18“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评论 149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评论 244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评论 328最新闻 Hot
-
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
-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
-
创纪录!“欧洲人:中国制造真香”
-
“俄油,印度照买不误”
-
白俄罗斯防长:感谢中国军队
-
日本战败80周年,“石破茂考虑不发表个人谈话”
-
“加拿大船不让中国造,做人别太特朗普…”
-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
“试驾完特斯拉,头也不回地买了中国车”
-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
往脸上贴金,特鲁多前官员:只有我们和中国,别人都不敢…
-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
科威特:里程碑!对华合作重磅项目接近完工
-
“令人惊叹,中国超大城市闯出一条新路”
-
欧洲精英哀嚎:中国曾遇“百年屈辱”,轮到我们了
-
“尹锡悦仅穿内衣,躺地拒捕,太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