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德以关系:从赎罪到纵容看“国家理性”的真实含义
最后更新: 2025-08-03 22:15:44
三、地区层面 Ⅱ:应对伊朗核问题
默克尔在2008年耶路撒冷演讲中特别将“国家理性”的表述与伊朗核问题联系起来,她说:“德国将与伙伴国一道致力于外交解决方案。若伊朗拒不让步,德国将继续坚决支持制裁措施。”
2002年以来,多国对伊朗核计划的和平性存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国安理会及“E3+3”国家(俄、中、美、法、英、德)多次敦促伊朗合作并提高透明度。尽管2013年11月签署了“伊朗核问题临时协议”,但德黑兰是否真正停止具有军事意图的核活动,外界仍存在疑问。
2025年6月,美军轰炸伊朗福尔多核设施
2015年,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在维也纳签署。然而,特朗普上任后不久便宣布退出,导致德黑兰的核计划更加隐秘,并最终成为不久前美以联手打击伊朗的导火索。
但无论如何,德国等国为控制伊朗核计划所作出的努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四、国际层面:多边组织中的支持
德国对以色列的第三重义务,是在国际多边组织内和联合国巴以冲突议题上,通过政策建议和投票行为来维护以色列的安全利益。譬如,德国政府对联合国提升巴勒斯坦地位的尝试一直持谨慎态度;2012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将巴勒斯坦接纳为观察员国时,德国是41个弃权国家之一。如今,默茨政府依然拒绝承认巴勒斯坦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地位。
目前,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有147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相当于76%,1988年的时候才占50%。图中浅蓝色代表承认国,土黄色为尚未但有意承认,灰色指不承认的国家
德国在国际层面为以色列“保驾护航”的政策在欧盟内部存在很大的争议,部分成员国(挪威、西班牙、爱尔兰、瑞典等)已相继通过承认巴勒斯坦的决议,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6国在加入欧盟前已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也将在今年九月迈出这一步。
归纳起来说,默克尔当年提出“国家理性”,也有国内及欧盟局势变化的因素。许多观察者指出,由于以方在居民点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作为,德国公众对以色列的认同和支持正逐渐弱化,而持批评态度的比例则持续上升。特别当阿以及巴以军事冲突升级加剧,或以色列军队被认为过度使用武力时,批评声更加高涨,“停止两国军事合作、暂停或取消欧盟对以色列贸易优惠”的呼声此起彼伏。
今天,越来越多的德国公众也开始对默克尔的“国家理性”提出质疑。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倾向拒绝这一“特殊责任”的理念。由于纳粹种族灭绝犹太人的历史与现实距离愈来愈远,年轻人难以像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一辈德国人一样,将此责任视为本国的外交基石。
结语
在中东进行穿梭斡旋的德国外长瓦德普尔(Johann Wadephul)最新警告以色列,如果对加沙或约旦河西岸实施兼并或占领,德国政府将被迫作出“单方面反应”。同时,他坚持认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解决方案的最终步骤”。
本质上,他的表态与以往大同小异:在呼吁以色列停火和结束危机的同时总要带上一句“以色列有权自卫,哈马斯是目前局势的始作俑者”。
哈马斯两年前发动的恐怖袭击当然必须受到谴责,但以色列之后的“不对称”报复在多大程度上应该得到理解和宽容呢?更何况,哈马斯的极端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和巴勒斯坦人长久以来的悲惨境遇有关。
德国电视一台(ARD)根据获得的内幕爆料拍摄的纪录片《The Bibi Files – 内塔尼亚胡档案》
西方媒体几乎一致认为,现总理内塔尼亚胡先是间接支持哈马斯来制衡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之后又利用哈马斯两年前的恐怖袭击发动了一场拯救他本人政治命运的战争。但他最终未必能得逞,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法庭审判。
根据以色列官方的统计,2023年哈马斯发动的恐怖袭击造成1200人死亡,250人被掳为人质;到今年3月初为止,还有24名成年人质在哈马斯手中,35名人质死亡。
根据不同数据的统计,到今年初为止,以色列发动的报复行动在加沙地带已造成五万多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平民;在约旦河西岸的死亡人数约为950人,大部分也是平民。而且,加沙地带的杀戮还在继续,死伤人数必定还会增加。关键是,以色列至今并无意尽快结束那里的军事行动。
从双方的死亡情况看,几乎达到了1比50。也就是说,一位在恐袭中被杀的犹太人,巴勒斯坦要付出50人的“血偿”代价。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恐怖行为”吗?
这种做法让人想起二战中德军在占领区实施的“连坐惩戒”做法:
克里苏拉惨案纪念碑
“迪斯托莫和克里苏拉惨案”:
2025-08-03,惨案发生在希腊中部一个名叫迪斯托莫(Distomo)的小山村。游击队打死3名、打伤18名德军士兵,招来第4党卫军装甲掷弹师下属某团的报复,造成该村218村民死亡,全村房屋被烧毁。死亡比例:1:73。两个月前,同一支德军部队在希腊的克里苏拉对游击队的袭击采取报复行动,死亡比例:1:135。
“利迪策惨案”
1942年,德国扶持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总督赖因哈德·海德里希遭英国别动队成员刺杀身亡。利迪策村(Lidice)被怀疑掩护刺客,遭德军报复性摧毁。村中成年人全部被杀,约340人遇难(包括88名儿童)。死亡比例:1:340。为纪念“利迪策惨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提议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奥拉杜尔大屠杀”
一位德国军官据称在法国维尔河畔的奥拉杜尔村(d'Oradour-sur-Glane)遭到抵抗运动组织的监禁,党卫队第2师第4装甲掷弹兵团1营获报后即将该村包围,共处死了642名村民,包括247名妇女和儿童。死亡比例:0:642。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在此恕不一一列举。
犹太人是千年基督教迫害和纳粹政权的主要受害者群体,如今,他们依然以“受害者”自居,而自己采取的报复手段却与上述例子所呈现的别无二致。
抢完面粉后筋疲力尽的巴勒斯坦男子德媒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日前在一场线上发布会上表示,加沙地带正陷入一场“人为造成的大规模饥荒”,根源在于国际援助长期遭封锁,数吨食物、洁净饮水和医疗物资滞留边境之外。谭德塞称,“ 除了‘大规模饥荒’,我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而且这是人为的结果,这一点非常明确。这是由于封锁导致的。”
面对这些事实,德国政府却依然在按照“国家理性”原则处理对以关系,成为西方阵营中除美国之外对以最包容的一个大国。这个“理性”既然可以包容“恶行”,当然也就沾上了无辜者的鲜血。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目前德国针对默茨的状纸才会满天飞。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宗教与文化传承部长阿米哈伊·以利亚胡(Amichai Elijahu)日前在接受“Kol Chai”电台采访中甚至认为解救加沙被扣押人质并非“战争的首要目标”。他说:“这些人应被称为战俘,而战俘问题将在战争结束时处理。”他强调加沙必须“犹太化”,这样“当地阿拉伯人的生活才会改善。”
此公或许道出了以色列继续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真实目的。除了为内塔尼亚胡政治续命之外,难道这是在为特朗普不久前提出的“美国接管加沙,以便发展地产事业”铺路?
历史又一次证明,“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转换,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德以关系:从赎罪到纵容看“国家理性”的真实含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段平洋 
-
“俄油,印度照买不误”
2025-08-03 21:48 -
创纪录!“欧洲人:中国制造真香”
2025-08-03 21:43 中企出海 -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
2025-08-03 18:41 美国一梦 -
日本战败80周年,“石破茂考虑不发表个人谈话”
2025-08-03 16:29 日本 -
美司法部2号介入后,爱泼斯坦同伙被转移到最低安全级别监狱
2025-08-03 16:05 美国一梦 -
“加拿大船不让中国造,做人别太特朗普…”
2025-08-03 15:54 -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2025-08-03 14:3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试驾完特斯拉,头也不回地买了中国车”
2025-08-03 12:39 -
普京:首批量产型“榛树”导弹已交付俄军
2025-08-03 11:40 俄罗斯之声 -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2025-08-03 10:01 美国经济 -
往脸上贴金,特鲁多前官员:只有我们和中国,别人都不敢…
2025-08-03 09:4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人民日报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2025-08-03 08:41 -
中国游客在日本遭勒颈抢劫,我使馆提出严正交涉
2025-08-03 07:37 日本 -
特朗普:部署两艘核潜艇
2025-08-03 07:37 特朗普 -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2025-08-03 22: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令人惊叹,中国超大城市闯出一条新路”
2025-08-03 22:18 -
中国驻欧盟使团: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2025-08-03 21:34 香港 -
欧洲精英哀嚎:中国曾遇“百年屈辱”,轮到我们了
2025-08-03 21:0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尹锡悦仅穿内衣,躺地拒捕,太尬了…”
2025-08-03 20:22 三八线之南 -
“印度正想辙安抚,但F35还是不买”
2025-08-03 18: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连政敌都在提醒卡尼,不要步其他G7的后尘” 评论 37印度官员:我们低估了中国产导弹的射程 评论 283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 评论 34“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评论 153最新闻 Hot
-
“连政敌都在提醒加尼,不要步其他G7的后尘”
-
“特朗普正与全球经济玩‘俄罗斯轮盘赌’”
-
“DOGE的意义所在就是送钱给总统”
-
印度官员:我们低估了中国产导弹的射程
-
又一典范!“中国方案更实惠,还手把手教技术”
-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
-
创纪录!“欧洲人:中国制造真香”
-
“俄油,印度照买不误”
-
白俄罗斯防长:感谢中国军队
-
日本战败80周年,“石破茂考虑不发表个人谈话”
-
“加拿大船不让中国造,做人别太特朗普…”
-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
“试驾完特斯拉,头也不回地买了中国车”
-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
往脸上贴金,特鲁多前官员:只有我们和中国,别人都不敢…
-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