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乌克兰重建问题,是怎么从欧美会议桌上消失的?
在欧洲各国首都轮流举办的年度会议,气氛更像是巫毒教或通灵仪式。参与者们不断给“乌克兰僵尸”缝补伤口、接续断肢,只是为让它能继续和实力悬殊的对手进行一场力量失衡的苦战。[全文]
-
“我们正目睹一种新通用制裁工具的诞生”
各国伙伴如何避免其所有输美产品受到制裁影响?“完全放弃俄罗斯商品”的选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现实。[全文]
-
俄这架客机的失事,很不幸在预料之中
安24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经停产,且生产基地是安东诺夫的基辅工厂。虽然可以通过走私等灰色渠道获得零部件,但杯水车薪。而且俄罗斯更倾向于优先保障俄航这些主要航司的航材获取,远东地区的支线航空就只能“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了。[全文]
-
欧美关系进入垃圾时间,但不能全怪特朗普
特朗普也是这种历史背景的产物。现如今,“美国人来自火星,欧洲人来自金星”就是这种关系的写照。[全文]
-
特朗普指望俄乌50天内停火是痴人说梦
我认为这场战争会持续下去,而俄罗斯最终会赢得战争。当他们获胜后,我们(西方)会就此陷入一个充满毒性的政治环境,我们将面临一场被冻结的冲突,冲突的双方憎恨彼此、竭尽全力破坏对方的立场。未来,我们将面临无尽的麻烦。[全文]
-
你看不出,特朗普是亲俄还是反俄,是亲乌还是反乌?
他没有长期的政策规划,没有坚定执行某个决策的决心,也不会仔细考虑复杂的国际局势。他的很多决定更像是被当时的政治压力、公众的反应,甚至他自己一时的想法推着走。[全文]
-
上合要想健康发展,亟需解决印度带来的问题
对于许多国际问题观察者来说,印度已经成为上合健康发展的一个内部毒瘤。[全文]
-
德国为何再次成为俄罗斯的“头号敌人”?
“知俄”在德国属于“少数派”,虽然时而发声,却被边缘化;“恐俄”和“仇俄”显然更有社会基础。俄乌战争中,德国政府对莫斯科的立场越来越强硬,即便在特朗普动摇的时候,依然坚持挺乌援乌。[全文]
-
悄悄地,俄罗斯“夏季攻势”开始了?
乌军情报机构在之前就已经确认,俄罗斯已在整个前线加强了进攻行动,其中苏梅方向被列为重点关切区域——此前的情报显示该方向已集结约6.7万名俄军士兵,其中包括大量精锐的俄罗斯空降兵。[全文]
-
被疑“通俄”,一场针对乌克兰东正教的围剿浮出水面
这几年,基辅当局一直希望乌克兰东正教会全部或部分和乌克兰正教会合并。奥努弗里因为不肯妥协,所以一直被施压。[全文]
-
俄罗斯与阿塞拜疆关系急速恶化,和伊朗有什么关系?
阿塞拜疆与乌克兰很可能都卷入了针对伊朗政府的袭击计划,这引发了伊朗和俄罗斯的强烈反应,阿塞拜疆对此感到十分不安。其境内的塔利什自治主义是阿塞拜疆不安情绪的来源,是其担忧伊朗、俄罗斯用来干涉阿塞拜疆的抓手。[全文]
-
国际政治里,“叫爸爸”也这么好使?
特朗普喜欢这种“讨好”,他在峰会后新闻发布会上的喜悦态度以及“五点文件”的出炉证明了这一点。[全文]
-
特朗普眼里,普京是中东危机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方案
如果以色列和伊朗的停火能够持续下去,并在世界范围内被视为一个成功案例,特朗普肯定会向俄罗斯领导层施压,要求其效仿并接受与乌克兰类似的、无条件的停火。[全文]
-
想单打独斗解决全球性挑战,尤其是让别人买单,不可能!
关键不是给全球化时代的旧机制修修补补,这些机制多半已经过时、甚至名声扫地了;我们需要提出的是一种不受政治操弄、兼顾各国国家利益的全新发展模式。[全文]
-
中美俄三角格局,向何处去?
俄罗斯的专家们研究了世界不同的发展模式,认为中国模式比其他模式都要好,比苏联模式和美国模式好很多。这是俄罗斯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共识。[全文]
-
全球目光聚焦中东时,俄罗斯还在继续行动……
美国绝对会展开斡旋,哪怕过程中可能稍显傲娇,对泽连斯基进行冷嘲热讽。但这样的努力能否奏效是另一回事,我个人估计八成徒劳。[全文]
-
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乃至对亚洲独立的贡献,被大大低估了
据我了解,日本历史学家,甚至美国一些人都试图忽视中国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方面所做的贡献。二战胜利之后,一批在二战中被日本占领的亚洲国家纷纷获得主权而独立,比如印尼和马来西亚等。所以我认为,强调中国在二战中的浴血奋战对这些国家获得独立主权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全文]
-
西方还有理性的决策者吗?中俄两国有能力成为全球和平压舱石
最令我忧心的是西方这种危险思维:他们误以为肢解俄罗斯就能解决问题。这种冷战式零和博弈注定失败。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坐下来全面协商——但1945年与今天的根本区别在于:当时的中国虽是大国却满目疮痍,如今的中国已成为具有全球话语权的强国。[全文]
-
乌克兰奇袭,美国到底参与没?
现在美军是具备对俄大部分关键机场的监视能力,并对机场内的战略轰炸机进行充分监视。不过这种能力很显然属于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的核心能力,应该不会下放给其它国家使用。[全文]
-
乌克兰“蛛网”行动,让人想起我国核电领域的“绝密较量”
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核能的未来,还以卓越的安全性和创新性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力量。它为何如此独特?又是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现代安全威胁?[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俄国防部:俄军已控制顿涅茨克重镇恰索夫亚尔
-
俄8.7级地震后,欧亚大陆最高活火山喷发
-
美方威胁中国若再购买俄石油将被加征关税,外交部回应
-
特朗普又威胁:俄罗斯得在10天内同意停火,否则加关税
-
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特朗普缩短对俄“最后通牒”期限,克宫回应
-
梅德韦杰夫警告特朗普:别把路走窄了
-
“新协议彻底羞辱了欧洲人”
-
“不修了,俄唯一航母将被封存”
-
“安全考虑高于一切”,俄今年取消阅舰式
-
“特朗普或推动中俄印重启…”
-
中方如何看待俄乌第三轮直接谈判?外交部回应
-
一架搭载49人的俄罗斯客机坠毁,初步判断无人生还
-
俄乌双方再次交换被俘人员
-
俄举行“七月风暴”海军演习,圣彼得堡海军阅兵活动或取消
-
阿塞拜疆总统喊话乌克兰,克宫回应
-
和俄撕破脸后,他建议乌克兰:永不接受领土被占领
-
特朗普关税大棒挥向俄油,“打不到中国,只会让美国喊疼”
-
普京特朗普将在北京会晤?克宫否认
-
阿塞拜疆总统:将起诉俄罗斯
-
-
· 俄罗斯之声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那以后,国人对俄罗斯的感情复杂起来,如俄罗斯套娃一般层层叠叠:沙俄入侵的旧账,对北伐的扶助,中东路的教训,二战及抗美援朝的并肩作战,156工程和苏联专家的印记,中苏交恶的龃龉,红色巨人倒下的惆怅,现在又同受西方的挤压……如今,我们已几乎听不到“达瓦里希”,曾震撼全球的北极熊则担心着自己的“列巴”。北方的邻居,你还好吗?
-
他俩打起口水战,特朗普警告“谨言慎行”,梅德韦杰夫回怼
-
“来自基辅的信号带来希望,谈判日期会很快敲定”
-
俄方正与中印就恢复三方合作机制谈判?外交部表态
-
普京:俄罗斯将推进俄中蒙朝边境公路建设
-
中方是否担心来自华盛顿的压力?外交部回应
-
德防长宣称已做好杀死俄军的准备,佩斯科夫回应
-
俄联邦航空运输署:莫斯科至平壤首次直飞航班将于7月27日开通
-
俄副外长:俄乌将继续直接谈判,日期未定
-
普京私下劝伊朗接受?俄外交部否认
-
朝军是否会继续参战?俄外长回应
-
拉夫罗夫到访朝鲜元山
-
“俄海军唯一航母不修了,可能报废拆解”
-
俄外交部副部长被免职
-
克宫:令人震惊,第一时间已报告普京
-
俄前部长自杀同日,铁路局一副处长心脏骤停去世
-
普京签署新法:非俄罗斯公民可以加入俄军
-
俄外长:愿为伊朗提供浓缩铀贫化服务
-
俄交通部长前脚刚被解职,后脚在车中自杀身亡
-
特朗普威胁金砖国家,俄方回应
-
俄海军副总司令被追授“俄罗斯英雄”:首位两次获得该称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