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德以关系:从赎罪到纵容看“国家理性”的真实含义
面对这些事实,德国政府却依然在按照“国家理性”原则处理对以关系,成为西方阵营中除美国之外对以最包容的一个大国。这个“理性”既然可以包容“恶行”,当然也就沾上了无辜者的鲜血。[全文]
-
有没有自贸协定都一个样,韩美经济关系可能出现重大转变?
韩美FTA不是出现“动摇”,而是完全被废弃、被颠覆,意味着韩美经济关系的重大转变:从双向零关税向单向关税的转变。[全文]
-
欧洲接受了自己的新角色:美国专属提款机
当年曾用一支钢笔瓜分亚洲和非洲的帝国继承者们,如今却被一个靠“真实社交”账号发言的美国总统肢解殆尽。[全文]
-
越南和美国的关税协定会暗藏对中国的“毒丸”吗?
如果越美协议给正与美国谈判的国家作出不好的示范,会在东盟和南亚国家中造成连锁反应。对于可能的结果,中国已表明立场、点明后果,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手段维护自身利益。那些与美国达成协议并针对中国的国家,该认真掂量后果了。[全文]
-
美企掉血、中国却更强大了,特朗普图啥?
禁运有凭空造牌的因素,但要是能一举勒杀中国的发展,特朗普和美国深层政府会不惜让美国公司出一点血的。多年来,中国一再用独立自主的科技成就向世界证明:讹诈无用,封锁无用。但总有人不相信,不试一下怎么知道? [全文]
-
雅江水电站,为何会出现大量谣言带节奏?
除了周边国家和部分国际环保组织施加外交压力外,台湾地区也有个别学者轻率反对这项工程的实施并一直积极地寻找各种新的攻击论点,其中有一位王姓“学者”尤为突出。[全文]
-
德国新总理的涉华表态,为何比往届更谨慎?
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欧洲人在提升战略自主的能力,包括提高军费开支、加大对自主研发武器装备的投入,这和过去相比,肯定会带来防务自主能力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在能源、经贸、军工等领域也同步加深了对美国的依赖,或者说绑定。[全文]
-
很多人分析特朗普对华政策时,常忽视四个基本考量点
每当椭圆形办公室里谈及台湾问题,特朗普多次将一支记号笔的笔尖与自己的办公桌对比,说:“这个点(笔尖)是台湾,那张桌子是中国大陆。”他还曾表示:“台湾对我们一点好处也没有。”[全文]
-
英伟达被约谈再次说明,霸权逼我们必须成为“六边形战士”
但凡你有一点点弱项和短板,对方一定会冲着这一个缺口冲过来。我们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唯有胜利。要不怎么说“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教师爷”呢,当你觉得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他们就会拿着“教鞭”狠狠把你抽醒。[全文]
-
乌克兰重建问题,是怎么从欧美会议桌上消失的?
在欧洲各国首都轮流举办的年度会议,气氛更像是巫毒教或通灵仪式。参与者们不断给“乌克兰僵尸”缝补伤口、接续断肢,只是为让它能继续和实力悬殊的对手进行一场力量失衡的苦战。[全文]
-
英美情报界如何使用AI模型?
卡特博士警告说,代理型模型的风险在于,它们会递归地为分配到的每个任务自行生成提示词,这使其更难预测,错误也可能层层累积。“我们还远远没有想清楚AI代理模型在战争情境中可能被如何使用。”[全文]
-
美式单边霸凌正在打造新“经济殖民主义”
单边极限施压,背靠背、一对一闭门磋商,各个击破迫使贸易伙伴逐一让步,以美国利益为中心重签双边经贸协议,并在协议中暗藏不平等条款,这对其他国家而言就是不平等条约,是一种新经济殖民主义。[全文]
-
雅江水电站工程动工,印度这次为何如此平静?
鉴于中印两国关系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更有必要在当前的互动中留下充分的“证据”,以便在必要时能够有力地证明印度方面曾经“主动示好”的事实。[全文]
-
想活出点“统战价值”,李在明行吗?
从特朗普的胃口和石破茂的命运来看,李在明的模糊,恐怕也维持不了太久。[全文]
-
遭越南“背刺”,印尼和美国谈判关税时陷入两难
它既想利用自己的镍资源优势作为与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又无法在短期内摆脱对中国资本和技术的依赖;它成功地通过资源民族主义提升了自身的经济主权,却又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置于中美大国博弈的交叉火力之下。[全文]
-
欧美贸易协议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级简单”的错误?
“规则”和“秩序”只有愿意被遵守时才管用。[全文]
-
“我们正目睹一种新通用制裁工具的诞生”
各国伙伴如何避免其所有输美产品受到制裁影响?“完全放弃俄罗斯商品”的选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现实。[全文]
-
特朗普要4000亿美元,韩国给得起吗?
特朗普“冷落”,既是他特有的谈判策略之一,也是旨在驯服韩国新任总统的战术性行为。[全文]
-
特朗普要强化制裁!内外交困,古巴革命如何突出重围?
四年后,世界变得更加混乱,而革命古巴仍屹立在美国的家门口。但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在暂时的安定团结背后,古巴的麻烦还远未结束;古巴革命自疫情以来面临的这一波30年来空前的生存危机,始终没有真正解除。[全文]
-
漫步在“真主党大本营”,我看到了一些真实面貌
经过2024年战争,一种围绕抵抗运动的新团结似乎正在出现,无可否认的是,在意识形态上,这种团结仍然有极大的含混之处。但是,只要依托于当地人民的抵抗事业仍在继续,团结的潜力将继续被激发,并有可能催生一种替代地区和国际秩序的新想象。[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加拿大船不让中国造,做人别太特朗普…”
-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
“试驾完特斯拉,头也不回地买了中国车”
-
普京:首批量产型“榛树”导弹已交付俄军
-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
往脸上贴金,特鲁多前官员:只有我们和中国,别人都不敢…
-
人民日报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
中国游客在日本遭勒颈抢劫,我使馆提出严正交涉
-
特朗普:部署两艘核潜艇
-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
“令人惊叹,中国超大城市闯出一条新路”
-
中国驻欧盟使团: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
欧洲精英哀嚎:中国曾遇“百年屈辱”,轮到我们了
-
“尹锡悦仅穿内衣,躺地拒捕,太尬了…”
-
“印度正想辙安抚,但F35还是不买”
-
巴拉圭代理众议长发声,中方回应
-
科威特:里程碑!对华合作重磅项目接近完工
-
“除非,美国经济崩盘…”
-
“特朗普这是把印度,往中俄怀里推”
-
外交部:对FBI局长的言论感到震惊
-
-
-
特朗普对多国和地区下手,中方表态
-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
-
外交部:震惊、失望,无法理解!
-
日本一男子袭击中国游客被捕
-
他俩打起口水战,特朗普警告“谨言慎行”,梅德韦杰夫回怼
-
美情报机构频繁对我国防军工领域实施网络攻击窃密
-
特朗普打算和支持者自掏腰包修白宫新宴会厅:我就擅长建东西
-
美国中东特使将访俄
-
侵权人员持枪、泼洒不明液体,中国海警6分钟成功处置
-
中方代表:美国只许自己放火,不许他人点灯
-
中方舰艇抵达,俄方欢迎
-
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背后,美议员在操弄什么?
-
美国会代表团将于8月窜台?中方回应
-
商务部:目前没有可提供的信息
-
美计划向中国发布旅行健康通知,中方回应
-
中方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正交涉
-
“我使馆第一时间向日方表明关切”
-
冯德莱恩表态,中方回应
-
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前往日本旅游
-
钧正平:仇恨的种子,从不是因铭记真相而播撒
-